宝贝成长网 baby12345.cn - 专业的母婴育儿网站!

标题: 上街 [打印本页]

作者: 豪迈2潇    时间: 2019-3-21 12:21
标题: 上街

上街
  

  上街

  ——锄禾人

  

  

  上 街

    

  在20年以前,我老家一带一直有一个传统的生计之道,就是“上街”――不是逛街买东西,而是挑着木柴,步行40余里山路至湖北英山县,卖给城里人或者砖窑厂。所卖木柴多为针叶松树的枝桠夹带着针叶,枝粗不过三指,易燃,火劲,是做饭、烧窑的上好材料。枝桠被砍下后需存放数月,至柴质干黄才挑去上街叫卖。也有人把粗大树干锯成小段或劈开几片,凉干后挑去上街。

      

  当时“上街”人主要来自安徽太湖县的莲花、玉珠、望天等几个公社,附近岳西县也有一些村民上街的。这几处离英山县城较近。凡挑柴上街者,都是午夜2、3点左右出发,大家听着鸡叫、凭靠感觉起床。壮汉挑百余斤,妇女也挑7、80来斤,少男少女挑柴上街也不在少数,数人一行。羊肠小道北京医科中医白癜风专科医院好吗、翻山越岭,途经陈家河,吴家湾,梅花岩等乡村,行4、5小时方能到达英山县城,一路上挑柴上街人成群结队络绎不绝。他们挨家挨户地叫卖。运气好时,不到县城便遇到买家,运气背时,则无人问津,此时只好把柴禾弃之半途,身心疲乏,空手而归。也偶放于路边人家,好心者为上街人将柴禾存放一些时日,直至上街人下次上街取回。上街人常自带几个熟红薯,或者一个糯米饭团作为午餐,或干脆什么都不带。

    

  在上世纪70年代,柴价每斤3分已属高价,个人上街一次,总收入不超过3.5元。虽然半夜出发,傍晚而归,但没有一个上街人舍得花费几分钱去街上买一个馒头充饥。酷夏烈日,严冬冰雪,风雨无阻。每户每月几乎都要上街几次。油盐酱醋,生活之计,全靠“上街”。套用白居易《卖碳翁》来形容当时的上街人是非常贴切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柴溅愿天寒,卖柴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即便是上街这样的生活苦计,在当时却常常不被允许。每有运动,或者上级来人检查,便有本地联防队员半夜把守路口,见挑柴者就没收柴火,重者还要处罚。当时的山、树皆为公社集体管理,个人不敢私自砍伐,除胆大者在附近山地偷砍之外,多数人都是到问一问小儿白癜风怎么治疗远处山头人家廉价买来鲜活枝桠,等风干后再挑去上街叫卖。那些山头人家地处偏僻,无人管理,因此可以私自出卖。

    

  上街人去过县城,成为他们炫耀的见识,这也是上街人在苦作之中,找到了一些成就感和自豪感。上街人说,街上有宽阔的大街,有汽车,有电扇电灯,街上的麦粑(馒头)象扁担头一样,非常白,并形象称之为“扁担头”。最津津乐道的当算冰棍。说是在夏天,一根棍子上面结了冰块,稀不稀奇?吃起来多凉爽啊!没去上街的人,无法想象冰棍是什么样的。其实,绝大多数上街人,也没舍得吃一根冰棍。直至后来有一次,有一村人上街时竟然提着开水瓶,装了一根冰棍回家,给老婆孩子尝鲜。可是,回到家中一看,冰棍已化成一团清水,只有那棍子在水我的脸上长白斑是怎么会事情面漂浮。冰棍没吃着,只落得一时笑谈。

    

  我小时候,英山县城成了我向往的花花世界。可是,上街人挑柴辛辛苦苦,还能带个我这样的空手闲人上街么?这简直太奢侈了。所以,一直未能如愿。直到我11岁,高中毕业的二哥带我走到英山县城,他挑柴,我空手。我虽然走得疲乏不堪,汗流浃背,腿脚肿胀起血泡,但我始终坚持着。中午饿了,就吃了随带的几个冷红薯充饥。很巧,在街上遇到我叔叔,他买了一个饼子给我,从未见过的白白的软软的饼子。至今,我对街头景象记忆不深,但对这个饼,却历历在目。

    

  1970年正月初5,我父亲挑柴上街,在途中突觉身体不适,加上正月柴禾不俏,只好弃之路边,可怜父亲浑身无力,蹒跚回到家中天色已晚,回家后卧床不起,说话也不利索,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父亲起病5天后就抛家弃子撒手西去,时年55岁。至今没人知道父亲的死因,只知道父亲当时周身皮肤出现紫块。这也许是我对上街有着刻骨感受的原因。

    

  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挑柴上街才彻底消失而成为历史。上街的苦力之计,曾经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希望和力量。如今,去英山的上街之路已成水泥大道,可无数家乡人洒下的苦涩汗水,将永远凝结在这片崇山峻岭之中。

    

    

  




欢迎光临 宝贝成长网 baby12345.cn - 专业的母婴育儿网站! (http://bbs.baby12345.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