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成长网 baby12345.cn - 专业的母婴育儿网站!
标题:
恒天然出事,洋奶粉也靠不住了吗
[打印本页]
作者:
baby12345
时间:
2013-8-11 10:01
标题:
恒天然出事,洋奶粉也靠不住了吗
新西兰乳企恒天然“肉毒杆菌”污染问题愈演愈烈,昨日恒天然首席执行官史毕根斯在京召开情况说明会,向中国消费者道歉。多年来人们追逐的洋奶企竟然也会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难道洋奶粉也靠不住了吗?
洋奶粉出了大问题,这在国内奶粉企业因安全问题边缘化、国人满世界抢购洋奶粉的今天,无疑是一场惊雷。最初网友还是习惯性批评中国有关部门监管不力,但很快不少人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洋奶粉本身——某位网友甚至愤怒地称“有问题却迟报5个月,显然他们是拿中国儿童在做活体实验”。媒体开始收集洋奶粉往日的负面新闻,广州日报列举了十年以来约十起洋奶粉的安全事故,称“洋奶粉问题一箩筐”;京华时报则引述农业部专家称“不要迷信洋奶粉比中国奶粉好”;国际金融报更是称“洋奶粉神话正在倒塌”;新华社则是来了一个推而广之,称“不应过度迷信洋食品”
对此,自然有人嗤之以鼻,认为以中国的食品尤其是奶粉的安全记录,没资格数落洋奶粉,认为媒体的论调是国内乳企和有关部门为转移视线而制造出来的。尤其一些做海外奶粉代购的,更是认为这起事件在新西兰根本不严重,中国人是反应过度。
然而,舆论争执得厉害,但对于事件本身的威胁程度,却少有分析和报道。许多购买了婴儿奶粉的消费者,都迫切想知道,哪些奶粉是不能吃了,那些已经让孩子吃了的奶粉,对健康会产生多大影响。如何看待洋奶粉出事,首先就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事件真实严重程度:肉毒毒素毒性强烈,但整体威胁应该有限
首先可以确认,这次恒天然乳粉污染和召回是一起全球性事件。除去供应给中国企业外,澳大利、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国甚至包括新西兰的企业在内,都接收了恒天然被污染的乳粉并用于进一步生产。新西兰国内就有两个品牌的产品需要下架召回。污染事件在新西兰国内同样也引发了消费者激烈不满。
这次事件之所以反响这么大,原因在于样本中检测出的污染物是肉毒杆菌。所有的海内外媒体都指出, 肉毒杆菌在厌氧环境中可产生外毒素,即肉毒毒素,这是目前发现的毒性最强的毒物之一,不到1微克就可以置人于死地。这样的描述足以让人闻之色变。而且,虽然肉毒毒素对热很不稳定,通常75-85℃,加热30分钟或100℃,10分钟可被破坏,但在特定状态下肉毒杆菌形成的芽孢却能耐住近120度的高温,这显然不是消费者把奶粉煮熟就可以解决的。
然而,食品安全领域有句话说得好,“离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尽管肉毒杆菌作为不应有的污染物根本就不该检测出来,为确保人体百分之一百不受影响,召回所有涉事产品是理所应当,但评价这次污染事件的严重程度仍然离不开讨论剂量。恒天然公司并没有给出样本中肉毒杆菌的浓度有多少,不过在昨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恒天然公司CEO西奥.史毕根斯表示,“人类感染的机会相当低”,他还强调目前没有接到任何因为涉事产品而得病的报告。这足以表明,污染细菌的浓度和剂量应该有限,而且史毕根斯还称娃哈哈等下游的合作伙伴对原料进行进一步加工时,有办法杀死细菌。由此看来,本次事件的整体威胁,应该还是有限。
肉毒杆菌如此可怕,为何恒天然在生产乳粉的过程中,没有将其检测出来呢?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钟凯介绍,全世界都没有乳粉中肉毒杆菌的限量标准。因为这并不是正常的乳粉生产过程中会出现的东西,而制定一个标准并检测是要考虑成本的,生产某种东西不会把所有有害物质都检测一遍,所以各国都不把肉毒杆菌写入标准,也就并不能在生产过程中被检测出来。
而之所以这次污染事件出现了肉毒杆菌,是该公司一家工厂的一根管道出现了污染。据业内人士分析,具体原因可能有三种:一是管道清空后留下的污水未清理干净;其次,清洗管道的程序或者清洁剂有问题;最后,存储时的管道出现了污染。要想杜绝这种污染的出现,需要完美的过程控制——让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如机器般完美精确,才能实现更全面的安全保障,这才是科学的食品安全管理理念。对于负责任的大企业,其质控项目数量和质控要求都是远远高于一般国家标准要求的。
然而,再以质控的良好表现著称,也很难完全杜绝人的失误,如同史毕根斯在发布会上所说的,“这是一个不该发生的设备操作问题,但人在一生中总是难免有失误。”如同《“人”是高铁动车的最大短板(详细)》所说的,航天、航空、高铁等高精尖行业发生的事故,总是避免不了人的因素。尽管可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以减少这种失误,但只要涉及到人的因素,就很难完全避免。
食品安全本就不应靠迷信,而应提升自己的专业判断能力
然而,恰恰因为现代人对婴儿奶粉的安全要求极高,而“奶粉生产过程百分百不存在任何风险”实现起来又有困难,所以洋奶粉也会出问题。若以恒天然所代表的海外乳品都存在安全问题,中国消费者要去哪里寻找放心乳制品?是继续信任洋奶粉,还是该回过头来重新考虑中国乳企?这是本次恒天然事件给消费者留下的巨大问号,许多人对此无所适从。明确无误的事实是,没有人能给任何一家中外奶企的产品做“百分之一百安全”的背书。
那中国消费者那到底该怎么办?除了指望中外乳企尽量降低安全风险、监管部门尽量发挥作用以外,只能说,既然极度关注孩子的健康,关心奶粉的安全,那就得自己克服专业上的障碍,寻找尽量可靠且中立的意见,来判断乳制品曝出的安全问题到底有多严重,涉事企业存在的问题到底是何种性质。就以这次恒天然事件而论,虽然致命的“肉毒梭菌毒素”的确很可怕,但这确实是偶发的污染事件,而且到目前为止没产生实质的危害,这与故意添加三聚氰胺提升氮含量、严重损害婴儿健康的三鹿奶粉事件相比,并不是一个级别的。又比如,媒体报道此前恒天然检测出部分乳品残留少量双氰胺,照样发往中国,作为这次污染事件非个例的佐证。但实际上,那次残留的双氰胺未超标,并不会带来任何健康风险。
作为消费者,提升自己的专业判断能力,有助于做出正确决策,而不应仅仅依赖于企业、监管机构和媒体。
在这方面,中国消费者要走的路还很远。最简单的例子:不管世界卫生等权威机构如何强调母乳喂养的好处,但许多国人都还坚信配方奶粉胜过母乳,甚至在婴儿1岁以上可以摄入全脂奶时候还非得使用配方奶粉,某种程度上,这放大了奶粉不安全带来的恐慌。这足以说明,在追求食品安全、有质量的道路上,消费者自己亟需要多补课,如建立“离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这种科学理念等等。
欢迎光临 宝贝成长网 baby12345.cn - 专业的母婴育儿网站! (http://bbs.baby12345.cn/)
Powered by Discuz! X3.2